為全面加強和鞏固我校《思想道德與法治》海安校區課程教學效果,激勵學生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經學校批示,11月2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教研室楊萍萍、鄭德全、魏開偉等9位教師,帶領441名大一學生代表外出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站,海安博物館。海安博物館新館是一座以海安城市精神為核心,以海安地域文化為主題,以傳統與創新融合為背景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它以海安曆史發展為脈絡,以重要曆史時期為節點,重點突出海安地方曆史文化特點和優勢,系統展示這片熱土上的人類生産、生活活動及其文化創造,彰顯我市江淮重鎮、魚米之鄉、經濟繁榮、人文荟萃、人傑地靈的地域個性。學生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系統的了解了海安的曆史脈絡、曆史故事以及海安的特色。
第二站,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該紀念館成立于1986年,館前建有27米高素有“天下第一刺刀”美名的紀念碑,以此紀念在七戰七捷中犧牲的革命先烈。蘇中七戰七捷又稱蘇中戰役。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華中野戰軍在栗裕、譚震林的指揮下,以3萬兵力迎擊美式裝備的國民黨12萬之衆,連續作戰七次,仗仗奏捷,取得殲敵53000餘人的勝利。延安總部發言人高度評價蘇中戰役,稱其“七戰七捷”。這一戰役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戰争勝利的序幕,在中國革命戰争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學生們穿過一道道事迹牆,親眼體悟從戰争時期遺留下來的一件件珍貴曆史文物,所帶來的曆史厚重感,耳畔伴着講解員娓娓道來的一個個心驚動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從學生們肅穆凝重的目光中可知,本次活動的主旨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
追本溯源,學史增信。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學生不僅能夠直觀的去體悟曆史文化的厚重感,充分領悟到紅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谛,在潛移默化中開拓視野,更能牢記曆史,勿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