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質量貢獻人文素質教育教研室的應有的力量——人文素質教育教研室召開人文素質教育專題研究會

發布者:伟德bevictor中文版發布時間:2022-11-23浏覽次數:490

“人文素質教育”就是将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以及自身實踐等教育活動使其内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内在品質。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精神,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标,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把美育教育納入南通理工學院人才培養全過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進一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0221123下午,伟德bevictor中文版/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明明于線上組織召開人文素質教育專題研究會,人文素質教育教研室全體專兼職17名教師參加,校黨委宣傳部部長、文獻檢索專業負責人張鵬飛參加了會議并就《文獻檢索》課用“五個一”對開設情況所取得的成績作了回顧總結。

會上,人文素質教育教研室每位專兼職教師對如何提高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意見和建議暢所欲言,大家圍繞人文素質教育做什麼?怎麼做?怎麼做得更高進行了讨論。張明明副院長對我校人文素質教育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和人文素質教育的時代價值、育人價值,将美育工作、人文素質教育與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課程思政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文化建設既是重要内容,又是重要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要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非常重要、非常必要。面對我校實際,每位專兼職教師要立足自身,把目前的課上好,上出特色。

會上,張明明副院長還強調要積極拓展開展南通理工學院人文素質大講堂。各位專兼職教師要面對校内、校外積極籌備開設有影響的講座,既要面對校内大學生,又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服務百姓民生,來推進地方文化傳承、地方文化創新。要拓展我校人文素質教育的結構,增加美育、美學、美術、勞動教育等,形成人文素質教育大體系,進一步為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質量貢獻人文素質教育教研室的應有的力量和貢獻。

 



文/圖 黃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