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8日下午,數理化教研室在會議室線上線下結合召開了教研活動。此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如何将課程思政更好的融入課堂,會議由教研室主任張燕豔和葛亞平主持,數理化教研室老師們參加了會議,教學院長侯紅梅院長聆聽了會議。
會議首先請“課程思政”專項課程建設獲獎者卿曉梅老師做了報告。卿老師以大學物理實驗——霍爾效應及其應用為例,從凝練課程思政目标、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創新課程思政建設、優化思政教學設計等幾個維度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各位老師受益匪淺。
侯院長對數理化課程思政的建設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并提出教科研一體化、将基礎教學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基礎教學服務專業教學的建議,提升教學的實踐性和科學性,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标,為年輕教師指明了方向。
會議中,封漢颍教授、楊建華教授、朱玉龍教授、孫利民教授等都針對各自在課程思政建設中的經驗做了交流。封教授和朱教授指出,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化學課程是不缺乏思政元素的,如科學精神、辯證思想、愛國情操、民族自豪感、工匠精神、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等,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在課堂上根據所講授的内容恰到好處、自然地切入這些思想,做到不突兀、不生硬,這是新、老教師都要凝練的。孫教授分享了上課時的一個案例:“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雲”,詩人用時空的連續不斷表達情感的連綿不絕。現在把這個“連”字上升為一個數學的概念,那就是函數的連續性。
丁澤君老師指出教師要有人格魅力、有信仰、有情懷,這樣才有吸引力與感召力,才能讓學生信服,一個好的教師站在那裡就是一個好的思政案例。
隻有在交流中才能提升認知,在交流中才能不斷的學習,全體數理化教師一緻表示,此次教研活動意義重大。通過此次活動,全體數理化教師提高了認識,老師們對課程思政建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為培養出又紅又專的應用型人才努力前進。
圖/文 趙桂花